在广东省江门市,一位木雕大师以其非凡的技艺和对传统文化的坚守而闻名,他就是梁群英。
目前,梁群英木雕工艺成为江门市级非遗,他也是梁氏传统木雕制作技艺的第四代传承人。梁群英不仅以其精湛的木雕艺术享誉国内外,更以其传承与创新并重的精神,为这项古老手工艺注入了新的活力,并致力于文化传承,把祖辈的传统木雕文化向广大青少年推广,并开设培训课程,培养未来新生代木雕工艺大师。
梁群英,一个在木雕界赫赫有名的名字,他创办了江门市江海区国艺根雕工艺馆,坐落于江门市江海区礼乐街道。这里,每一件木雕作品都承载着他的心血与智慧,每一次刀刃的落下都凝聚着他对完美的追求。梁群英出生于一个普通农家,自幼便对木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的父亲是一位木匠,从小耳濡目染,他对木头的质感和结构有了深刻的理解,每次创作仿佛听到了木头内部的呼唤,要将这份美丽的艺术传递给世界。
据了解,梁氏从19世纪便开始经营木雕生意。1891年,梁群英的曾祖父1891年起,曾祖父梁祖永在江门墟顶街创办“板仔行梁氏木雕作坊”,以为客人订做木雕工艺品为生,梁氏子孙也在浓厚的木雕制作氛围下成长。“为了培养我对木雕的兴趣,我刚懂事我的父亲就天天教我画画,教我识木,拿起一块木头就问小英你说说这是什么木头呀……”梁群英回忆着幼时与木雕结缘的故事。梁群英的父亲传承了祖辈的木雕手艺,也开了一家木雕工作室,在梁群英出生后便有意培养他成为自己的接班人。在梁群英的回忆中,小时候的他每天放学回到家父亲就要求他坐在画板前练习素描功底,对于一个木雕工艺人来说,扎实的素描功底是十分重要的,一件同样的物品梁群英会被要求画十遍、二十遍,直到达到父亲要求的“传神”。父亲教导梁群英“艺术来源于生活”,一幅画一件木雕工艺品如果与生活脱离,那就不是一件好作品,因此要求梁群英所画的人和物都需要“传神”,这样才能够打动人,这句话梁群英一直记在心里,记了五十余年。
梁群英逐渐掌握了木雕的基本知识,并开始尝试自己雕刻小物件。然而,成年后的他为了增长见识,选择了走向社会的其他行业。但无论走到哪里,他的心中始终有一个关于木雕的执念。因此,在每天下班后,他都会拿起画板继续练习,生怕自己的基本功生疏。
1994年,一个转机出现了。当时,一座寺庙的负责人找到梁群英,希望他能为寺庙制作一个木雕工艺品。虽然一开始对自己没有信心的梁群英拒绝了这笔订单,但在寺庙负责人的多次请求下,他还是答应了。为了保证作品的完美,他用泥做了1:1的模型,反复修改,历时三个月,终于完成了他的第一个作品。这个作品受到了广泛的好评,也让梁群英收获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自幼对木雕民间工艺有着浓厚兴趣,从小梦想就是成为木雕刻师,除了读书学习的时间,平时一有闲时间就用纸学习美术画画,拿木头学习雕刻,并得到了父亲梁检手把手传授木雕技艺。1994年,师从父亲的梁群英创办“新会市双水民间工艺行”,经营父辈的木雕作坊。
2007年,为了扩大木雕经营,在江海区礼乐街道创办江海区国艺根雕工艺馆,并以自己独特方式发展,大力研究和开拓木雕工艺品创作和生产,从雕刻文化中找到突破,开辟了一条以沉香、檀香、紫檀、柏木、酸枝木等名贵木材为雕刻材料,传承木雕文化的新路子。同时延续梁氏传统木雕的传统技艺和人文气息,作品人物鲜明,格调雅致,通过自己的创意与创新,将传统木雕理念融合到作品中,形成“作必有意,意在吉祥”的特色。
如今,走进梁群英的木雕工作室,可以看到他所擅长的人物雕刻作品。每一个作品都仿佛在述说梁群英的生活故事。他表示,很多时候的创作灵感都来自于生活中看到的人和事,每个作品都有一段与之相关的故事。
浏览梁群英的木雕工作室,多是他所擅长的人物雕刻作品,而透过每一个作品似乎好像都能看到梁群英在述说自己的生活。“这个就是《侨乡之女》,整个人物的形象我是以侨乡农民的形象为基础的,因为我也是在农业大镇里长大的,所以对农民农业特别有感情,人物的神态我也是希望她带有一种憧憬的眼神,因为农民都憧憬丰收。”梁群英介绍道。他表示自己很多时候的创作灵感都来自于生活中看见的人与事,给每个作品都赋予了一段故事。
梁群英的一生都与木雕紧密相连。他不仅继承了家族的传统技艺,还在这个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和发展。他的木雕作品不仅展示了他高超的技艺,更展示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木雕艺术的执着追求。
经过多年的刻苦学习和实践,梁群英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他的作品不仅仅是装饰品,更是文化的载体。他的木雕多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题,如神话故事、历史人物、山水花鸟等,每一件作品都栩栩如生,充满了动态美和生命力。在细节处理上,梁群英更是精益求精,无论是衣纹的流畅,还是神态的刻画,都力求达到极致。
采访中,梁群英谈到了他的创作理念:“木雕艺术不仅要传承,更要创新。我希望我的作品能够跨越时空,让更多人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正是这种坚持和创新,使得他的作品在众多展览中脱颖而出,受到了国内外藏家的青睐。
除了创作,梁群英还致力于木雕艺术的教学和传承。他在江门市开设了木雕工作坊,吸引了众多年轻人前来学习。他总是耐心地指导每一位学生,从最基本的刀法教起,到复杂的构图设计,无一不倾囊相授。他常说:“木雕是一门需要静心和耐心的艺术,我希望我的学生们能够继承这门手艺,将它发扬光大。”
梁群英的影响力不仅限于江门市,他的名声已经远播海外。多次受邀参加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他的作品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一张名片,让世界看到了中国木雕艺术的独特魅力。
在木雕这条道路上,梁群英始终不忘初心,坚守着对手工艺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他的故事,不仅是一位艺术家的自我修炼,更是一段文化传承的生动篇章。他用手中的刀,雕刻出时光的深度,用心灵的力量,续写着传统木雕艺术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