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动国家级侨乡文化(江门)生态保护实验区创建工作和省级侨乡文化(江门)生态保护实验区验收工作顺利开展,提升全市非遗工作队伍专业素质,夯实我市非遗保护传承发展基础,3月28-29日,由江门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指导、江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恩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恩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协办的“2023年江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培训班”成功举办。
参加此次从业人员培训的主要是各县(市、区)局分(协)管非遗工作的领导和非遗科(股)室干部,还有市非遗中心和各县(市、区)非遗中心业务干部,另外还有百余名非遗传承人参加了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培训。
开班仪式由江门市文化馆馆长苏志主持
江门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四级调研员杨彪同志、非遗科科长伍丽霞同志为江门市级第九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颁牌
江门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四级调研员杨彪同志作开班动员讲话,他要求全体参训同志要认真贯彻落实“一个指示精神”,即习总书记关于非遗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力做好“两大工程”,即继续努力推进国家级侨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创建工作和迎接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成果验收工作;高质量完成“三大项目”,即做好省级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申报推荐及江门市级第十批代表性项目、第八批代表性传承人申报评定。同时,他还要求非遗从业人员要深入学习研读非遗相关政策文件精神,准确把握非遗保护工作的重要方向,加强相互间沟通协调,共同努力推动全市非遗保护工作高质量发展。
《多元赋能下的非遗新品与非遗研学规范》
当天上午的培训,邀请了广东非遗梦文化产业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李锵鸿老师前来授课,他从事非遗相关工作十多年,为我们作了题为《多元赋能下的非遗新品与非遗研学规范》的讲学,对非遗工作中文创与创新、非遗IP与品牌等存在的认识误区进行了深入讲解和拓展,给非遗工作人员在非遗传播和传承创新方面提供多元化思路。
《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的新思考》
培训班第二课邀请的是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非遗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陈希老师。陈老师从习近平总书记对侨务工作提出的“根”“魂”“梦”说起,到用整体、综合、生态的理念对江门侨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建设江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发展,就是建设海外侨胞的精神家园。让他们看得见青山绿水,记得住老屋祖祠,想得起故乡风情,从而产生浓浓的“乡愁”。这对强化、丰富海外侨胞的中华魂,发挥他们在同圆共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的独特战略作用,具有重大的意义。
《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职责与评估》
代表性传承人培训特邀广东省文化馆副馆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蓝海红老师前来授课,她针对传承人在非遗相关概念、法规、档案保存等方面作了细致讲解,指导传承人在非遗传承保护中如何合理利用专项保护资金,从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评分表的各级指标展开,深入讲解了传承人在填表中存在的困惑。
为提升我区非遗工作高质量发展,江海区非遗保护中心组织多名非遗项目负责人及代表性传承人参与本次培训活动,学员们纷纷表示参与本次培训获益良多,对日后开展非遗传习活动更有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