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下午,江海区文化馆将市级非遗项目外海生恭鲤鱼制作技艺与本地历史知识相结合,开展了精彩的非遗体验课,让参与的青少年和群众近距离感受了非遗文化。
外海生恭鲤鱼非遗传承人陆月如向参加者们生动讲述了外海生恭鲤鱼的传统习俗:“新年时,孩子们会举着这些鲤鱼到各家拜年,主人家将红包塞进鱼嘴,这个充满祝福的习俗年味浓。”然后开始指导大家用黏土制作生恭鲤鱼文创。小朋友们全神贯注地观察传承人手中红彤彤的小鲤鱼粘土挂件样板,,在陆老师指导下将三色黏土与金粉巧妙融合,制作出一条条活灵活现的小鲤鱼。
课堂上,大家纷纷向非遗传承人请教。经过非遗传承人手把手的指导,大家都制作出了属于自己的生恭鲤鱼。小朋友们挥舞着自己制作的生恭鲤鱼,现场氛围十分喜庆热闹。陆月如老师:"我们既要坚守传统技艺,更要持续创新。希望通过这样的互动体验,让更多人了解并爱上非遗文化。"
从非遗展览的“静态陈列”到非遗课堂的“动态体验”,江海区正以非遗文化为纽带,将传统民俗与现代文化深度融合。这些非遗课堂不仅是一次技艺的传授,更是一场精神的接力——当非遗遇见青春、当传统与现代对话,我们终将绘就科技赋能保护传承,让非遗融入现代生活“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精神家园。